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人文科技的交響:新趨勢與新素養(一)
The Interplay of Humanity and Technology-New Trends and New Competencies (I) 
開課學期
110-1 
授課對象
 
授課教師
鄭毓瑜 
課號
CHIN1096 
課程識別碼
101 1123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,9(14:20~17:20) 
上課地點
博雅301 
備註
本課程將全程錄影並置於臺大開放式課程網站。A17:文學與藝術、物質科學
總人數上限:100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【線上教學與加簽】

「人文科技的交響」加簽原則如下:

一:本課程修課同學超過80人,依據學校防疫原則將會以遠距方式進行線上直播。
初選已經選上的同學,需於9/24(五)第一週上課時間,進入 Google Meet 連結(於當週公佈於NTU COOL 「課程內容」)上課。
未經請假程序而缺席的同學視同退選。第一堂課將會點名以確認可以加簽的名額。

二:有意加簽的同學也請進入第一堂課 Google Meet 連結(於當週公佈於NTU COOL「課程內容」),加簽事宜將會在第一週課堂結束後處理。
本課程 NTU COOL 已開放給全校同學,請從台大課程網連入。待加選結束後將會恢復限修課同學使用。
加簽名額將從符合下列條件的三類同學中,每類抽出名額的三分之一:

1. 三、四年級學生
2. 曾修過人文科技交響(二)
3. 其他

如有疑問,請寄信給課程助理先敏(hmchu@ntu.edu.tw)
---
本課程為趨勢科技捐贈之「趨勢人文與科技講座」,依據每學期訂定的跨領域主題,邀請國內外著名學者進行講論與座談,希望以人文研究的深廣度,回應科技發展的新趨勢。

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,不過與此同時,人性其實也一直被科技改變;「科技」與「人文」一直都處在相互影響、彼此增益的對話之中。本課程著眼的即是這個對話的過程,而本學期預計透過「人與大自然」這一重要主題來彰顯、解析「科技」與「人文」複雜的往來互動。我們將邀請鍾孫霖、吳俊傑、李育霖、洪廣冀、劉克襄五位專家,聚焦大自然與人類的關係,重新詮釋當代的自然觀。

希望這課程帶給學生開闊、時新的視野,同時對當代「人文」、「科技」的核心議題有及時、切題的反思。

*以下提供的週次講題為暫定,實際上課可能依照個別講者之時間做些微的調整,將在第一堂課時說明確定時程,請欲修課同學務必出席。

*欲修課同學第一週請務必出席。已選上同學第一週未出席視同放棄修課資格。 

課程目標
課堂上除了傳授知識的演講,本課程同時注重學生的參與,包括課堂討論與實作。課堂討論的部分規劃有「成果發表」與「討論課」,希望培養學生歸納、省思課堂所學,並且參與對話與表述己見的能力。

本課程亦鼓勵修課學生將課程講者講授的內容另做轉譯,譬如將講者所述的某一觀念實際策展,或者以影片的方式呈現課堂所學。

整體而言,本課程希望帶領學生重新體認「人文」與「科技」的相互依存,進而為當代高「科技」的生活型態,注入必要的「人文」涵養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前兩節為講者講演,第三節為TA帶領的討論課。本課程期待修課同學準時出席演講,積極參與討論。

【線上教學與加簽】

「人文科技的交響」加簽原則如下:

一:本課程修課同學超過80人,依據學校防疫原則將會以遠距方式進行線上直播。
初選已經選上的同學,需於9/24(五)第一週上課時間,進入 Google Meet 連結(於當週公佈於NTU COOL 「課程內容」)上課。
未經請假程序而缺席的同學視同退選。第一堂課將會點名以確認可以加簽的名額。

二:有意加簽的同學也請進入第一堂課 Google Meet 連結(於當週公佈於NTU COOL「課程內容」),加簽事宜將會在第一週課堂結束後處理。
本課程 NTU COOL 已開放給全校同學,請從台大課程網連入。待加選結束後將會恢復限修課同學使用。
加簽名額將從符合下列條件的三類同學中,每類抽出名額的三分之一:

1. 三、四年級學生
2. 曾修過人文科技交響(二)
3. 其他

如有疑問,請寄信給課程助理先敏(hmchu@ntu.edu.tw)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(1)大衛·艾傑頓(David Edgerton)著,李尚仁譯,《老科技的全球史》(Shock of The Old:
Technology and Global History Since 1900 )(新北市:左岸文化,2016)。
(2)卡西勒(Ernst Cassirer)著,關子尹譯,《人文科學的邏輯》(台北:聯經出版公司,1986)。
(3)李歐梵,《人文六講》(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12)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轉譯實踐 
30% 
將課程內容以書報、數位媒體等方式呈現。 
2. 
反思筆記 
30% 
針對課程演講提出意見回饋,兩篇,每篇1000-1500字。 第8週、第15週繳交。 
3. 
課程參與 
40% 
到課率、討論課參與度。 本課程的請假原則上不超過兩次,違者「課程參與」分數直接歸零。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24  課程導言(鄭毓瑜)
他山之石 (I):一個地質學者的絲路之旅(鍾孫霖) 
第2週
10/01  他山之石 (II):從阿拉斯加到東南亞(鍾孫霖) 
第3週
10/08  颱風的史詩與科學間奏(1)(吳俊傑) 
第4週
10/15  颱風的史詩與科學間奏(2)(吳俊傑) 
第5週
10/22  吳明益的自然書寫(李育霖) 
第6週
10/29  颱風的史詩與科學間奏(3)(吳俊傑) 
第7週
11/05  原住民與生態問題(李育霖) 
第8週
11/12  動物書寫的當代問題(李育霖) 
第9週
11/19  博物學傳統(洪廣冀) 
第10週
11/26  實驗轉向(洪廣冀) 
第11週
12/03  臺灣林業史(洪廣冀) 
第12週
12/10  一位博物學者的養成:以少年鹿野忠雄為例(劉克襄) 
第13週
12/17  以石虎為借鏡:當代自然旅行的新情境(劉克襄) 
第14週
12/24  成果發表:鄭毓瑜  
第15週
12/31  元旦補假 
第16週
1/07  期末考週 
第17週
1/14  彈性運用 
第18週
1/21  彈性運用